金刚经功德网
标题

印光大师: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文白对照)

来源:金刚经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1 09:21:38
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译文 焚烧经书给鬼道众生受持这件事,虽然有功德,我们不敢提倡。因为粗心的人多,往往烧在锡箔灰中。而锡箔灰,则卖给收灰的人,最终纸灰被簸出去,而留下锡卖钱。这个经书的纸灰,不是同样丢到垃圾中了吗?有谁肯细心准备器具焚化经书,而把灰投到大江大海之中呢?印光在初出家时,曾见到放蒙山,烧黄表纸钱,里面加往生钱的。(把往生咒印在如同钱形状的纸钱上,所以叫往生钱。)用火点燃,随

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

译文

焚烧经书给鬼道众生受持这件事,虽然有功德,我们不敢提倡。因为粗心的人多,往往烧在锡箔灰中。而锡箔灰,则卖给收灰的人,最终纸灰被簸出去,而留下锡卖钱。这个经书的纸灰,不是同样丢到垃圾中了吗?有谁肯细心准备器具焚化经书,而把灰投到大江大海之中呢?印光在初出家时,曾见到放蒙山,烧黄表纸钱,里面加往生钱的。(把往生咒印在如同钱形状的纸钱上,所以叫往生钱。)用火点燃,随手点随手烧,直到不能拿的时候,就扔到地上,往往没有烧干净,而每张有好多字都没烧到的。光绪十六年,印光在北京龙泉寺,早晨出寺院的门口,见到夜间放焰口送孤魂所烧的纸堆,有往生钱,大约二寸厚,只烧了一半,印光拾起来放在字篓之中。如果被佣人打扫,不是一同扫到垃圾中了吗?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心的人来做,如果是粗心的人做,只会未得到利益,而灾祸却先得到了。

\

好多年前,苏州太平寺,为苏州隐贫会代售朱砂书写的《金刚经》。主持真达和尚,听印光说了此中的罪过,就不给隐贫会代售了。如果有人赠送朱砂《金刚经》,不必在做佛事的时候烧,恐怕没有细心的人料理,仍然重蹈前面的罪愆。应当在家中洁净的地方,具备一只大锅,或者大铁盆,锅中铺箔锭,把经书放在上面,然而上面又要加上箔锭,以免经灰随风漂扬。等到烧完,火熄灭之后,取出经灰,放在新布袋中。又要里面放上干净的沙子,或者干净的石头或者砖。然后扔到江海的深处,这样差不多可以没有罪过。如果布袋中不加上沙石,便会浮在水中,不沉下去,仍旧会漂到岸边,终究会受到染污、亵渎。焚烧经书能够这样细心,必定有功德,必定没有罪过。否则的话,我不敢说。那些不如理如法焚烧经书的人,那个不是把经书锡箔一同烧呢?南方锡箔质量好,人们不会在地上烧。北京锡箔质量差,许多寺院都不知道敬重、爱惜纸和字,凡是人家做佛事,往往疏文都是在门前车来车往的路上烧,并没有放在器具中烧。而人和动物在上面践踏,这个罪过不小,而且大家习以为常,成了风气,大为让人痛惜、悲叹。

这些事,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应当保持缄默,自己做好就行了。比如说南方女人的手帕,上面印有佛菩萨名号,上印着所出寺院的印章,铺在地上拜佛,或者铺在坐垫上坐。这种恶劣风气,远近普遍传播。光绪二十一年,印光在阿育王寺,见到一个女人,用这样的布垫坐,因此和舍利殿负责人说这件事。负责人说,这是本地的风气,意思怪印光多管闲事。所以在普陀山志中,印光说了这件事的罪过。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于此注意。世间不知有多少不能究根追底的事,相互学习致使成为风气,这些人却往往以为是正常的。比如吃荤的人,认为吃素不吉祥,对于孙子不利。如果吃长素,会让孙子断绝。竟然有相信这种邪见,而不许父母吃长素的人。这种以讹传讹的话,周遍各地。又凡是生孩子,有念佛的人,一概不敢接近。又有不敢见到死人的,不敢见到新娘子的,以及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这些没有道理的事,昏昧的出家人为了求得钱财而为人去做,无知的人为了消罪业而出钱请僧人去做。至于真能得到利益的念佛法门,却又漠然看待。龙梓修、濮秋丞两个人,民国十八年,打算用一千六、七百元在宝华山做一堂水陆法会,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印光。印光让他用这个钱来打佛七,他们就舍不得花这个钱,只花了几百元请出家人念佛而已。如果印光赞成他们做水陆法会,那么两个人都要出八百多元。可见世间的人,大多数是好排场,不是真实求超度先亡,和普遍救度孤魂野鬼的。

至于救济孤魂的锡箔也不能废弃,但是也不必一定要要烧多少。要知道这是救济孤魂用的,佛菩萨以及往生净土的人,是完全不需要的。还应当用佛力、法力、心力,加持使之变少成多。如果每个孤魂各得到一份,纵然所烧锡箔有千万万之多,也不能普遍都能使他们得到,因为孤魂和鬼神充满虚空的原故啊。如果知道变少成多的道理,便会救济孤魂的诚心尽到了,而且没有浪费物资的罪过。因此在于人人都能够至诚地的做,那么心力周遍法界,鬼道众生的钱也会随着心力而财遍啊。

\

原文

焚经一事.虽有功德.吾人不敢提倡。以粗心人多.每每烧於锡箔灰中。锡箔灰.卖於收灰者.将纸灰簸出.而留其锡以卖之.此经灰.不同弃於垃圾中乎。谁肯细心另用器焚之.而以其灰投之於大江大海中乎。光於初出家时.见放蒙山.烧黄表.内加往生钱者。(印往生咒如钱形.故名往生钱。)点着.随点随着.至手不能执则丢之.每每未烧尽.而每张多有字未烧及。光绪十六年.在北京龙泉寺.晨出寺门.见夜间放焰口送孤魂所烧之纸堆.有往生钱.约二寸厚.只烧一半.光拾而纳之於字篓中。傥被仆人打扫.不同归於垃圾中乎。是知无论何法.皆须细心人做。若大派头人做.则益未得.而祸先得矣。前数年.太平寺.为苏州隐贫会.代售朱书金刚经.真达和尚.闻光说而止.不为售。如有人送朱书金刚经.不必於做佛事烧.恐无有细心人料理.仍蹈前愆。当在家中清净处.具一大锅.或大洋铁盆.下铺箔锭.置经於上.上又加以箔锭.以免飞扬。候其火灭.取其灰.贮於新布袋中。又须内加净沙.或净石.净砖.投於江海深处.庶可无过。若不加沙石於内.则浮而不沈.仍漂之於岸上.终遭秽污。焚经如此用心.必有功德.必无过愆。否则.吾不敢说。彼焚经者.谁不是与锡箔同烧乎。南方锡箔好.人不肯烧之於地。北京锡箔恶劣.诸寺皆不知敬惜字.凡人家做佛事.每每文疏均於门前车路上烧.并不用器盛贮。人畜践蹋.其过非小而相习成风.大可痛悼。此事在吾人分上.当以缄默自守。如南方女人拜佛手方.印有佛菩萨名号.上打各寺之印.铺地拜佛.或用垫坐。此种恶风.遍传远近。光绪二十一年.光在阿育王.见一女人.用此布垫坐.因与舍利殿主说。殿主云.此本地风气.意谓光多事。故於普陀志中.说其罪过.不知有人肯留心也否。世间不知有多少不可究诘之事.相习成风.人各以为有理。如吃荤之人.以吃素为不吉祥.於子孙不利。若吃长素.当令子孙断绝。竟有信之不许父母吃长素者。此种讹传之话.遍周各处。又凡生产.有念佛人.概不敢近。又有不见死人者.不见新娶之妇者以及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此种无道理之事.庸僧为求利而为人作之.无知者为消罪而出资请人行之。至真得利益之念佛法门.又漠然视之。龙梓修、濮秋丞、十八年.拟以一千六七百圆.在宝华山做一堂水陆.为光说。光令以此钱打念佛七.彼便舍不得用.用几百圆念佛耳。使光赞成彼做水陆.则二人均须八百多圆。可见世间人.多多是好闹热铺排.不是真实求超荐先亡.与普度孤魂也。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遍及.以孤魂、与鬼神.遍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遍.冥资亦随之而周遍矣。——《文钞》之《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成语名称以汤止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成语名称以水洗血成语拼音yǐ shuǐ xǐ xuè成...

最新文章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顺于...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