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功德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4)

来源:金刚经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28:2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4)  行指前往所修妙行。以其自利不碍利他,利他不碍自利,真俗双照,事理交融,与佛因中所修相同;故能接受,佛所证中道气分,将生佛家,而为佛子。如中阴身,自求父母之时,必须自己业因,与父母业同,而乘一念憎爱之心,与同业父母冥然相通,然后入胎。净名经云:方便以为父,实智以为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今菩萨发心,求无上菩提,如中阴身之自求父母所谓:实智以为父,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4)

  行指前往所修妙行。以其自利不碍利他,利他不碍自利,真俗双照,事理交融,与佛因中所修相同;故能接受,佛所证中道气分,将生佛家,而为佛子。如中阴身,自求父母之时,必须自己业因,与父母业同,而乘一念憎爱之心,与同业父母冥然相通,然后入胎。净名经云:方便以为父,实智以为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今菩萨发心,求无上菩提,如中阴身之自求父母所谓:实智以为父,权智以为母。,分证佛德,气分相通,将生如来家,为真佛子。因菩萨修空观成,入报身如来种;修假观成,入应身如来种;修中观成,入法身如来种。如中阴身禀父母之遗体,为入胎之种然。将来必能绍隆佛种,贵登法王宝位,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菩萨分证佛德,揽权实二智,而成圣胎,成大觉法王之嫡亲胤嗣。如人揽父母遗体成胎,能于胎中,七日一变,成为六根四肢,形肖父母。菩萨亦然,既禀受佛智而成圣胎,不但实智如佛;即无缘大慈之方便智,亦同于佛无异,故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现于外,如权智利物,方便具足;心相住于内,如实智照理,断惑证真,亦同于佛。成就正知正见,故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外之容貌,内之心相,权实不二,表里一致,名为身心合成。从此法身道体,日益增长,巧智权能,渐得圆明,名不退住。此中不退,与前十信心中之不退,名同而实异,前谓信心不退,今是证道不退。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出于华严经。一是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国土身,业报身,众生身,以及虚空身。二是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福德身,意生身,法身,智身。法身是内身,余皆外身,由于菩萨修证力强,故于一时具足十身。内外光洁无瑕,谓之灵相。天童无邪,谓之童真。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既一时能具足十身灵相,则佛形已成,自可出胎,亲为佛子。因菩萨从清净法出,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具足佛之内外功德,将掌法王权,持法王印,行法王令,号令人天,如法化世,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如国大王,指金轮王言,为四大部洲之主;刹利王乃金粟王,为一国之君。金轮王之子,曰太子,刹利王之子曰世子。此等太子世子,虽已成人,堪担大任。然尤恐其力,未能胜任,故王先以少分国事,分别委任,试其能力如何,然后陈列灌顶。喻菩萨已生法王家,具足权实二智,自他兼利,佛先令其说法,代佛转轮。如华严经佛令法慧菩萨说十住,功德林菩萨说十行,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金刚藏菩萨说十地。般若经佛敕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等。然后摩顶授记,当得作佛;如国王策立太子,陈列灌顶,故名灌顶住。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辛二明十行

  初四句结前十住行。后二句正明初行功德。是善男子,指十住位满之菩萨;成佛子已,指十住位,具足无量如来功德,谓十住菩萨,分证佛德。华严经云:十方如来,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一佛功德,亦不能尽。可知佛德,是无量之无量。十方,是随顺之处,随顺,是妙行。上能随顺十方诸佛,供养承事;下能随顺十方众生,观机设教;生佛皆喜,名欢喜行。又顺有顺自、顺他,顺事、顺理。顺自己所发愿而行谓之顺自;随顺所化众生之机,谓之顺他;随顺众生所须,而施以六度四摄谓之顺事;本乎第一义理,平等拔苦与乐,谓之顺理。无论顺自或顺他,顺事或顺理,皆能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益,自他生佛,无不欢喜,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普贤行愿品云:因于众生,起大悲心;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知众生,有恩于我,应以广大心,不择怨亲,平等饶益,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

  菩萨以道种智,觉知世间善恶因果,诸法总相别相,谓之觉事。以一切种智,觉知万法唯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觉理。觉事不违俗谛;觉理不违真谛。以俗谛而觉他,令一切众生,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真谛理觉他,令众生知诸法平等,不起我法二执,舍妄归真,故曰自觉觉他,得无违拒。由于菩萨自觉事理,故能修忍辱,无违逆行;令他觉悟事理,亦无违拒,逆境不嗔,故名无嗔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种类出生,谓菩萨应身种类之多,即十二类生。菩萨随十法界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穷未来际,三世平等,是明菩萨度生时间之长,过去如是,现在如是、乃至穷未来际,无不如是;三世平等,利乐有情。十方通达,是明菩萨度生空间之广,不特竖穷,而且横遍,谓之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十法界因果,圣凡差别,名为一切。事相虽多,理性无二,生佛同体,性相一如,名为合同。菩萨能知种种法门,悉皆会合,同为一体,故能随类现身,观机说法,知法知机,得无差误。离痴即智慧,杂乱即正定,定慧均等,谓之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释此有二:一、同谓法身,异是应身。菩萨依法身同中,而现群异之应身;即应物随形满世间。而世间众生,于菩萨一一异相中,各各所见,皆同其类,从之闻法得益,是名善现行。其次同是理,异是事。以理能显事,故于同中一理,现无量异相之事;此即无不从此法界流,即理即事,理不碍事。以事能显理,故于无量事相中,各见全理,此即无不还归此法界,即事即理,事不碍理。此位菩萨一一行中,能事理圆融,一多无碍,故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如是,承上事理圆融,而起下之事事无碍。乃至是推广之词,十方虚空,满足微尘,即大中现小。一一尘中,现十方界,即小中现大。现尘现界,能现所现,俱不坏其相;尘中现界,而界不小,界中现尘,而尘不大,同时俱现,不坏自相,曰不相留碍。此即十玄门中,广狭无碍自在门,及大小不同安立门。菩萨了尘唯心,故尘不碍尘;达三界唯心,故界不碍界。彼此圆融,名无著行;以其无著,故能大小相容,事事无碍。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

  种种现前,是按前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此皆第一波罗蜜多。第一、意谓般若,以般若为诸佛母,众行之首,故名第一。波罗蜜多,译到彼岸。众生执有生死烦恼;故佛方便为说般若舟航,能度众生,离生死此岸,而度烦恼中流,到达涅槃彼岸。实则一切唯心,既无生死可了,亦无烦恼可断,无涅槃可证。如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此行菩萨,深达实相,不住生死涅槃,此岸彼岸,亦不住烦恼中流。而恒往返于生死与涅槃之间,说法度生;虽终日度生,实无一众生可度,无住无著,此行难得,可尊可重,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初句按前行。一具一切名圆,彼此无碍曰融。意谓如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种种圆融境界现前,皆是第一波罗蜜多。一一行中,具足无边妙行,故能成就十方诸佛,利他轨则。诸佛因中如是利生,菩萨助佛转轮,亦如是教化众生,一一行皆可为众生之模范法则,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成语名称以汤止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成语名称以水洗血成语拼音yǐ shuǐ xǐ xuè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最新文章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顺于...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