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功德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11)

来源:金刚经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23:12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11)  寅二别示分八。卯初能灭诸难  释尊灭后,末法时代,魔强法弱,众生修行,障碍重重。设若有人能自诵咒,或教他人诵咒,当知此等持咒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水火皆有内外之别,欲火是内,天火劫火是外;爱水是内,水灾属外。大毒,如疫症流行;小毒,如蚖蛇蝮蝎所伤,此皆外毒。贪嗔痴等,大小烦恼,小则消灭善根,大则杀害法身慧命,是内毒。持咒之人,由于咒力,悉能回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11)

  寅二别示分八。卯初能灭诸难

  释尊灭后,末法时代,魔强法弱,众生修行,障碍重重。设若有人能自诵咒,或教他人诵咒,当知此等持咒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水火皆有内外之别,欲火是内,天火劫火是外;爱水是内,水灾属外。大毒,如疫症流行;小毒,如蚖蛇蝮蝎所伤,此皆外毒。贪嗔痴等,大小烦恼,小则消灭善根,大则杀害法身慧命,是内毒。持咒之人,由于咒力,悉能回避,此等内外灾难,故曰所不能害。

  如是乃至是超略词,因众生苦难众多,说之不尽。天龙是举八部之二,非指护法善神,而是指天魔及其眷属,并心坏害意之毒龙,得天之灵曰精,得地之灵曰只,障道曰魔,惑人曰魅。此等皆用恶咒害人,但遇秘密神咒,则如尘扬于风,故曰皆不能著。持咒之人,内伏烦恼,外降诸魔,专心一意,能所双亡,而成持咒三昧,谓之心得正受。咒使鬼神,毒害对方,谓之咒诅,厌蛊毒药,是毒中最剧者。据说取诸毒物,混居一处,令其互相残杀,其最后生存之物谓之蛊,将之成灰化末,毒烈无比,名为蛊毒。金毒银毒,草木虫蛇皆毒类;入此持咒人口,反成甘露之味。甘露,谓不死药,饮之能延年益寿云。

  一切灾变恶星,并诸恶鬼、恶神,甚至包藏祸心,暗箭伤人之辈,对一心持咒之人,都无所施其技。何止不起恶心,反而化凶暴为善良,且由诵咒功德,饶益彼等,故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及其眷属,皆领深恩,不特不忍加害,反而常勤守护。频伽译猪头,夜迦译象鼻,频那夜迦合之,又译常伺。是专寻人短,蓄意加害之类鬼神。今凭行者持咒之功,得以离苦消障,是以感恩保护。即前文所谓:救护世间,得无所畏。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卯二菩萨加持

  此明金刚藏菩萨加持行者,以为助道因缘。那由他,译云万亿,俱胝译百亿,今有八万四千,恒河沙之百亿,显其数之多。菩萨证得藏心三德,坚固明利,同于金刚,能伏魔怨,故曰金刚藏。德服大众,普摄周遍曰王,同类相聚,曰种族。咒是诸佛心印,咒在如佛在,故当知是佛顶神咒,所在之处,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及恒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及其诸金刚眷属众,昼夜护卫,随侍不离。

  假设有人,但于散乱心。而非入于三摩地,若心忆神咒,口则持诵,此等诸金刚藏王,亦常随从彼持咒诸善男子,予以加护。何况已回小向大,决定发菩提心,而修习耳门圆通,设坛持咒者。此等金刚藏王菩萨,必然以其同体心精,冥中加被行者,疾发彼神识蕴藏之内在智慧,使是人应时神识通明,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中,所作善恶等事,周遍了知,得无疑惑。此即获宿命通,亦即前文所谓: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良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卯三不堕恶道

  初二句有二义:一是从金刚藏菩萨,发彼神识起,乃至成佛最后身。二是从最初发心持咒起,直至成佛最后身。于其中间,生生世世,不堕鬼物。药叉译云捷疾,罗刹译可畏。富单那,译臭恶,迦吒富单那,译奇臭恶,鸠槃茶,译瓮形,即魇魅鬼。毗舍遮,译啖精气。有形即有色,如休咎精明;无形即无色,如空散销沉。有想,即灵通变怪等鬼神精灵;无想,即凝滞坚顽,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此等鬼怪,皆由恶业招感,能障圣道,故曰恶处。善男子,是决定发菩提心之人,果能诚心读诵神咒,或书或写,或配带于身,或藏于宅,供以香花,敬以灯果,岂独成佛以还,生生世世,不堕恶处;且于人中,亦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卯四同佛功德

\

  十方诸佛所作功德,悉皆回向一切众生,但因众生,背觉合尘,未得享受。今一心持咒,内外俱寂,与佛所证之理相应,故能承受诸佛功德,犹如父母所有财产,全归儿女所有。故诸众生,纵然未能亲自布施,培植福业,以持咒力,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恶叉聚,印度果名,此方无故不翻。此果除非不生,生则一蒂三果。喻持咒人,由能承受诸佛功德,故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同佛功德,同处熏修,永不分散,如恶叉聚,一蒂三果。由于与诸佛同生一处,与佛共修其德,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如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或因业障所牵,未能持斋受戒者,但能持咒,日久业消,自然成就斋戒。并非无须受持斋戒,而是未能奉持者,由神咒力,自然成就奉持斋戒之愿。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者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卯五能净业障

  善男子,持此咒时,自当严持禁戒,此乃诸佛决定明晦。设若于未受持此咒之前,曾犯禁戒,今既持咒,且忏悔前业,誓不更犯,则以前所犯众多破戒之罪,无问轻重,一时消灭。重指小乘初篇大乘十重。轻谓小乘余篇,大乘四十八轻。纵使往日曾经饮酒,或食五辛,以至种种荤腥不净之物,今既持咒,则诸佛菩萨金刚天仙,亦既往不咎,谓之不将为过。前文云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扬。又云: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今云设著不净,破弊衣服,即不局限于新净衣;一行,即不局于六时行道;一住,即不限于三七日不寐。此恐障重众生,未能如前所限,而失诵咒利益,故特许之。设使著破弊不洁之衣,或仅如法一行一住,其诵咒功德,悉同清净。纵然未能如法建坛,未能依教入道场,亦未能随众行道,但能专心持咒,其功德还同于入坛行道二者功德,平等无异。

  设若未持咒前,曾造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重罪,当堕五无间地狱。以及诸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犯四弃八弃等罪。犯杀盗淫妄根本大戒,为诸佛所弃,曰四弃,此外再加触,八,覆,随,谓之八弃。前者比丘戒,后者比丘尼戒。触谓与染心男子身相触,八是捉手、捉衣、露地共坐、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期等八事。覆是覆他重罪,诵戒时知而不举。随,即随大僧饮食,或随大僧共住,而未作共住法。五无间罪,以及四弃、八弃,皆极重罪,不通忏悔者。今能诵咒求忏,凭仗神咒威力,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除灭,更无亳发少留。

\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成语名称以玉抵乌成语拼音yǐ yù dǐ wū成语...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顺于...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