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功德网
标题

佛性论全文(第三卷)

来源:金刚经功德网作者:天亲菩萨 造时间:2019-06-25 18:18:09
复次总摄义应知。摄有二种。一者由因。二者由果。由因摄者。是如来性清净。有四种因。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取海为喻。三法者。一法身清净因。二佛智德生因。三佛恩德因。法身清净因者。

佛性论全文(第三卷)

第三卷 佛性论

辩相分中总摄品第五

复次总摄义应知。摄有二种。一者由因。二者由果。由因摄者。是如来性清净。有四种因。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取海为喻。三法者。一法身清净因。二佛智德生因。三佛恩德因。法身清净因者。修习信乐大乘。应知。佛智德生因者。修习般若及禅定。应知。恩德因者。修习菩萨大悲。应知。修习信乐大乘者。与器相似。此中有无量定慧。大宝所遍满故。故说与器相似。修习般若禅定与宝相似者。般若无分别故。禅定不可思惟。功德所依止故。般若如净宝。禅定如如意宝。修习菩萨大悲如清净水。于一切世间众生。润滑一味故。譬如大海唯一碱味。菩萨大悲润诸众生亦复如是。故此三法于因地中。为所依能依。故说总摄。名如来法海。是名因摄。次由果摄者。明如来法身有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能总摄三譬。相似者。如日有三。一体。二光。三明。此与三身相似故。三法者。一神通。二流灭。三显净。一神通者。譬日有明能除障自境界无明之暗。以为事用故。与日明相似。二流灭者。谓尽无生智能烧除业烦恼。令无余以为事用故。与日光相似。所言灭者。即是真智正能除惑故。与灭名尽者。即惑无时名为解脱故与尽称。三显净者。谓尽无生境名转依。极清净故。无垢故。澄静故。与日轮相似。清净者。解脱障灭故。无垢者。一切智障灭故。澄静者。客尘所不能染。以本性清净故。转依者。胜声闻独觉菩萨三人所依止法故。又有四种相。应知。一者为生依。二灭依。三善熟思量果。四法界清净相。一生依者。佛无分别道相续依止。若不缘此法。无分别道即不得生。以依缘此故。名此法为道生依。二灭依者。一切诸惑及习气究竟灭不生。无所依止故。若不依此转依法究竟灭惑者。则声闻独觉与佛灭惑不异。由不同故。故知。此法为究竟灭惑依止。三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达。长时恭敬。无间无余等修习所知真如。是转依果。若在道中。转依为因。若在道后。即名为果。若转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则诸佛自性应更熟思量。更灭更净。而不然者。故知转依为善熟思量之果。四法界清净相者。一切妄想于中灭尽故。此法界过思量过言说所显现故。故以法界清净为相。此即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诠詺。方是得无所得真如理故。复次如来转依有八种法摄持。应知。八法者。一不可思量。二无二。三无分别。四清净。五照了因。六对治。七离欲。八离欲因。此八合有二意。一离欲。是灭谛。二离欲因。即是道谛。前不可思量等三句属灭谛摄。次清净等三句属道谛摄。初离欲有三句。一者云何不可思量。于有无等四句。觉观思量。不能通达故。一切众生言语名句味等。不能诠辩故。唯圣人无分别智所证知故。故名不可思量。二无二者。如经中说。舍利弗。诸佛法身无二法。无分别法。所言二者。烦恼及业。是名为二。如来法身无此二法。故名无二。三无分别。分别者。烦恼业家习不正思惟。由不正思惟故起二。由通达自性故灭二。是二及分别。不应不行。不应者。上心烦恼不相应共行。不行者。随眠烦恼不共随行。即不应不行。此二处故。故说如来法身苦灭究竟永无生起。云何如此。非为除灭一法故名为灭。以本来不生故名为灭。如无上依经中说。阿难。于无生无灭法中。心意及识。决定不生故。

释曰。心者即六识心。意者阿陀那识。识者阿梨耶识。于此三中。不得生故。此中若无三识。则无分别。分别既无。亦无不正思惟等。既无三识。则不得起无明。是以如来法身离不正思惟故。则不起无明。若不起无明。十二有分不为生缘故名不生。又胜鬘经说。是苦灭者。非灭坏法。名为苦灭。坏者破三界见谛。得有余涅槃。灭者除四种生死思惟烦恼。得无余涅槃故言灭。坏由苦灭名。无始时节。非作非生。无灭离尽。常住恒寂。湛然自性清净解脱。一切烦恼[穀-禾+卵]功德。过恒沙数。相摄非相离。不舍离智不可思惟。与如来法相应。如来法身诸佛所说。是如来法身说名离欲。二离欲因者。为得此法身见谛道修道所摄。由境界故说无分别智。有三义。与日相似。无流清净故。与日轮相似。能照了一切境界故。与日明相似。能对治一切真见暗障故。与日光相似。

释曰。真见暗障者。谓具足想。烦恼难。业难。果报难。具足想者。以随眠烦恼为因。五尘欲为缘。不正思惟为俱起因。具此三故。名为具足想。是暗障如实不见不知。离欲法身一界故。即得生起。如此应见应知。如来法身离欲。云何见知。谓如实思量不见想。及不见境。境者名分别性。想名依他。不见分别依他二性故。名为真实见知一界。又想者人。境者法。不见此人法想境故名二空。如是一切诸法。如来悉见悉知。由平等平等已通达如真实故。境智等无增减是名平等观。此观能除真实见暗障。是如来法身至得家因。见修二道所摄故。以是义故。此离欲因。不离二修。而得成就。二修者。一如理修。二如量修。故世间所知。唯有二种。一人二法。若能通达此二空者。则为永得应如实际。是故名为如理。如量际者。穷源达性。究法界源故名为际。如理修者。不坏人法。何以故。如此人法本来妙极寂静为性故。无增无减。离有离无。寂静相者。自性清净诸惑本来无生。见此二空名寂静相。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惑本无生净心不执名为灭谛是心有自性清净。及有烦恼惑障。如此两法。无流界中。善心恶心独自行故。于一念中。两心不相应故。此两法难可通达。如胜鬘经说。世尊。善心念念灭不住。诸惑不能染恶心念念灭。诸惑亦不染。世尊。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无触法。而能得染心。如此而知名如理智。如量智者。究竟穷知一切境名如量智。若见一切众生乖如境智。则成生死若扶从境智。则得涅槃。一切如来法。以是义故。名为如量。至初地菩萨得此二智。以通达遍满法界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又此两智是自证智见。由自得解不从他得。但自得证知。不令他知故。名自证知见。又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观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义。如理智为因。如量智为果。言如理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为果者。由此理故。知于如来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净因。如量智者。是圆满因。清净因者。由如理。智三惑灭尽。圆满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圆满故。前不可思量无二无分别等。三名为离欲。以清净照了对治等。三名离欲因。是名如来转依摄持八种功德。

复次转依法身有七种名。应知。一沉没。沉没取阴故。二寂静。诸行无生故。三弃舍。弃舍诸余伴故。四过度。出二苦故。五拔除。拔除本识故。六济度。济度五怖畏故。七断。断于六道果报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成语名称以火止沸成语拼音yǐ huǒ zhǐ fèi成...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成语名称以法为教成语拼音yǐ fǎ wéi jiào成...

最新文章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顺于...

手机版 网站地图